close

設計概論第三次作業

傳統工匠訪問-交趾陶

受訪者-黃信豪

訪問人:B10033040陳建維

         B10033052王庭盈

         B10100077李岳

         B10100081李茹寧

         B10100086沛琪


黃信豪先生是從國中幣業後就開始接觸交趾陶

到現在也將近30年了

現在黃先生都是以教學為主,對象則是嘉義市的小學

主要是想讓年輕的一代能親自去體會這個傳統的工藝

他告訴我們在交趾陶博物館只展出了8個色母,但是其實傳下來的是10個

這是老師傅的習慣,都會暗藏幾招





這些是10個色母樣本,基本上這些顏色都可以互相調,除了紅色不能與其他顏色染再一起

會變成黑色

 

他還告訴我們一般市面說的交趾陶有分兩種,一種是水釉另一種是石釉

黃先生手上的是水釉,水釉就像印刷色一樣,很多樣式可以挑

但是質感差了很多,水釉上面的冰裂紋只有一層,而且較容易退色顏色也比較死

石釉也就是他們口中的交趾陶,冰裂紋則是好幾層堆疊的,顏色比較活而且經過歲月的

焠鍊色澤還會更好看

黃先生手上拿著的獎牌便是水釉

和石釉擺在一起時顏色明顯有差異,真的交趾陶顏色活了許多

再來我們參觀了黃先生的工作場所,桌上的這些是他教學的國小生所製作的作品

一年級以簡單的搓湯圓的方法讓小朋友體驗觸感,二年級做大碗公,四年級就可以做獅頭了




這是釉藥

製作過程就是將釉藥放入這個罐子內,罐子內有磁球會撞擊釉藥,經過52個小時的撞擊會變成粉末狀




最後再將粉末在乾鍋內煮至麥芽狀,這個部份就要靠經驗了,火候的控制是最重要的

最後再放入水中冷卻成形,以後要使用再磨粉即可

在陶土的部份則是混了黑土、埔里土、金門土,陶土的特性就是不沾手,捏起來會QQ的

陶土調配好之後還需要放置養土一個月才能使用

這是黃先生在示範人頭的彫刻,很特別的是五官是以挑起的方式來製作,先挑起眼皮之後再加入眼睛




再來之後是馬的前肢



這邊是他當天示範給我們看的部份



與受訪者合照

最後是一些作品的照片





這次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訪問到黃信豪先生,黃先生很熱情的也為我們解說


讓我們受益良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10100081 的頭像
    B10100081

    B10100081的部落格

    B101000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